中国通证经济研究第一品牌
First brand in Token economic Research

孟岩:疫情期间对通证经济的一些思考

发布日期:2020-04-22 21:05:58   浏览量 :6991
发布日期:2020-04-22 21:05:58  
6991

本文汇集了我在疫情期间对于通证经济的一些思考和媒体发言片段。

1、关于通证经济的三根支柱
我们对于通证经济的研究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对于它的认识也有不断的有提升,我们团队内部现在将通证的理论称为“铁三角”,就是指通证经济是由三根支柱组成的,一个是数字资产,一个是算法激励,一个是开放金融。
数字资产是存量概念,就是说在这个经济行为或者经济活动当中,我们是不是在创造和应用某种数字化资产,并且整个活动的行为是否能让这个数字资产得到积累和增值。这对应于传统公司资产负债表当中的净资产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经营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其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不断增加,道理是相通的。
怎么能够让这个数字资产增值呢?它实际上需要人们的一系列生产协作,为数字资产注入价值流量。大家在一起充分的协作,数字资产随着协作的规模的扩大和深度的增加而不断的增长。促进充分协作的一个核心方式就是进行算法激励,我们制定一套不可随意篡改的、透明公开的规则,然后实时衡量每个人为这个生态所做出的贡献,以最快的速度发放通证激励,这个就是算法激励的关键。
开放金融是整个体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催化剂、放大器、加速器,开放金融让用户能够把这些自己所获得的通证以很低的交易成本进行交易和流转。
数字资产、算法激励、数字金融三者必须整合起来,通证经济才有可能发挥它最大的威力。
(以上摘自与王东临先生共同参与“牛市共享课”活动时的发言,发表时有修改)

2. 通证经济是工具
通证经济是一种全数字化、数据化、数学化、数控化经济,经济当中各个环节以通证这一新型数字对象为媒介,或者直接在数字化系统中进行,或者在数字化系统中留下可信的数据记录。整个系统既可以由开放透明的算法来治理,也可以由人为调控,既可以适配市场经济模式,也可以适配计划经济模式,既可以跑在区块链上,也可以运行在中心化系统里。无论适配哪种模式,它都会带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交易成本、更低的验证成本。
因此,它虽然最初以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社群的形态问世,但其本质与经济权利的产生和分配方式无关,而是工具层面的改进。
从价值观层面来说,我们乐于看到市场精神与通证的结合,但也同样意识到,通证其实更是企业和经济管理者的利器。由于一切要素、商品及服务均以通证为表达,经济生态内一切交易行为均在通证经济系统中登记和记录,因此通证经济的管理人成为史上第一批可以对体系内一切交易双边信息完全、实时掌握的治理者,从而可以应用各种统计分析预测手段,调动各种技术工具和经济资源,施加各种策略和管理办法,按照既定目标调节经济体发展。
所以,通证经济就是一个工具,它代表着更强的经济控制力,控制者可以是政府、企业管理者,也可以是去中心化组织颁布的一组区块链算法合约。控制的逻辑可以是事先预定好的、代表多数人共识的开放透明的规则,也可以是唯某人之命是从。控制的结果可能是繁荣昌盛,也可能是加速衰亡。通证经济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如臂使指的工具,信息更全,效率更高,实时性更好,反应更快,管理粒度更细,制度刚性更强,验证、审计、取证成本更低。如此而已。

从价值观上来说,我们的理想主义倾向是显然的。但实际推动通证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历史阶段。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心化的经济组织,包括政府、企业、互联网社区,他们才是通证经济最迫切的需求者、最积极的推动者。当然,其中很多组织不会使用“通证经济”这个词,或者嘴上不承认,但这没有关系,他们每天都在帮助通证经济走向舞台中央。

版权所有:通证中国研究院 技术支持:绿云网络